母猫流产的病因之感染性流产病毒性病源体
- 发布日期:2024年10月15日
- 所属分类:技术分享
- 发布者:无锡市瑞尔源饲料科技有限公司
作者:Jamie M.’douglas,Aime K.Johnson
美国亚拉巴马州奥本大学兽医学临床系
整理:瑞尔源科技 白象象
在导致猫流产的传染性病原体中,病毒性病原体是最重要的病原体之一。
FHV-1是疱疹病毒科的甲疱疹病毒亚科成员。家猫是FHV-1的主要宿主,FHV-1的潜伏期通常为2~6d,也可能更长。急性感染直接接触感染的口鼻和眼分泌物传播FHV-1,而且病毒可以在感染过的猫体内潜伏一段时间后重新激活。在FHV-1感染引起的多种症状中,病毒性气管炎和眼部病最为常见,临床症状包括发烧、鼻涕和眼分泌物增多,抽搐,阵发性喷嚏,呼吸困难,厌食,脱水和体重减轻。对于妊娠母猫来说,感染FHV-1会导致其流产。FHV-1的治疗在很大程度上是支持性治疗,强调恢复体液、食欲和减轻症状。建议对猫进行疫苗接种以预防FHV-1感染。
FIV猫免疫缺陷病毒会导致猫的后天免疫缺陷综合症。FIV是逆转录病毒科的正逆转录病毒亚科的成员,该病毒是一种单链RNA慢病毒,其特征是潜伏期长,在一生中持续存在,突变率高。主要传播方式是通过叮咬和唾液传播,也会发生经胎盘、哺乳和性病传播。一旦FIV传播,病毒就会在宿主的血液和淋巴组织持续存在。
FeLV猫白血病病毒也是逆转录病毒科的正逆转录病毒亚科的成员之一。FeLV是一单链RNA伽玛逆转录病毒。与FIV相比,FeLV具有更高的致病性,对胎儿造成更高的死亡率。其传播方式是直接接触受感染宿主的唾液、鼻腔分泌物和乳汁。一旦骨髓受到感染通常在2~3周内会出现病毒血症。感染的母猫可以通过将FeLV传给后代,FeLV导致的繁殖障碍包括胎儿吸收、流产和新生儿死亡。感染FeLV的猫应立即从猫舍移出,以限制疾病传播。对于1岁以下猫而言,FeLV疫苗被认为是这一年当中最关键的疫苗之一,而对于低风险的成年猫就没那么重要。对于生活在高危环境中的猫建议接种FeLV疫苗。
FPLV猫泛白细胞减少症病毒感染不同妊娠阶段母猫后会导致不同结果。妊娠早期会发生胎儿死亡和吸收。妊娠中期中,可见流产并排出胎儿,后期会产出死胎或者小脑发育不良,视网膜发育不良和视神经病变的幼猫。所有猫科动物都容易感染FPLV。在未接种疫苗的猫中普遍存在这种病毒且该病毒具有高度传染性。通过粪~口传播。唾液、呕吐物、粪便和尿液中大量存在。